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中国网·美丽苏州新闻 近年来,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工业园区分局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品牌建设,并融入交通管理工作实际; 践行苏州市公安局“六星科技纵横警务”和“188提升计划”,要求警力要靠科技,靠数据要有战斗力,用信息化手段对道路交通进行综合治理。 交通管理综合治理新局面。 10月17日,2020长三角智能交通与智能网联创新发展论坛在苏州工业园区成功举办。
苏州市工业园区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朱建华
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李文华
公园公安局交警大队智能交通与智能网联项目负责人舒云峰
苏州工业园区交警大队指挥中心主任 朱利民
在现场,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工业园区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朱建华及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园区民警深入贯彻落实部署要求。在建设安全交通和智慧交通方面具有优势。 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惠企惠民”服务提升工程,不断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服务水平,为高水平开放提供安全、文明、顺畅的交通环境。苏州工业园区。
着力“放管服”改革创新,提升服务社会民生能力
一是不断提升机动车驾驶管理服务水平。 依托园区机动车驾驶管理服务中心,深化放管服事权,全面打造“1+X”综合服务体系,在8家4S店、2家二手车交易市场开展车牌代办服务辖区内,提供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 新增涉外车辆行车管理服务3个,基本实现3公里服务圈。
二是强化事故处置综合服务能力。 交通事故处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机制不断深化,线上“交通事故处理电子服务”平台累计受理交通事故20550起,线上调解成功4733起,线上调解成功调解率38%。
三是精准调配货运企业运量需求。 根据辖区货运企业“禁运货物”区域的货运需求,实行通行证网上审批模式,在车辆通行时间、通行路线等方面实行分级管理,做到实现“数据可查、运行可控”,平衡路网货车流量,提高货车通行效率。
着力建设“信息化”平台,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一是打造重点车辆源头监管闭环体系。 以渣土车监管为试点,在硬件方面,安装行车记录仪、右侧盲区智能预警等主动智能防控设备; 对车辆和企业进行三个维度的安全评价,生成“绿、黄、红、黑”四色安全评价评级报告,升级园区重点车辆安全大数据监管平台,实现“渣土车与企业“数据采集-研究分析-业务审批”全链条闭环监管。
二是构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模式。 开发“道路交通信息动态管理系统”,采集整合辖区内所有道路基础设施信息,运用2D、3D地理信息技术,对各交通设施全生命周期进行三维统一管理,提供为园区交通设施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数据支持。
三是建立交通事故预警预报机制。 开发建设交通事故预警预报系统,从人、车、路、环境四个角度,对交通领域的实时交通流量、拥堵系数、历史违章数据、交通事故等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园区了解交通状况和路网变化,研判提出交通事故易发路口和路段,有针对性地进行预警管理。
聚焦“大数据”精细化管理提升交通环境治理能力
一是探索交通智能顺畅新模式。 在现代大道等6个路口,试点创新“按需放行”时空优化新模式,增设行人检测摄像头和行人过街按钮园区智慧安监,利用智能算法协调信号机控制路口信号灯,优先响应到主要道路。 探索“自适应可变车道”流量优化模式,根据车流密度自动切换车道指示方向,实现车辆分流。 目前,两类试点应用减少了30%的路口直行排队长度,减少了50%的停车位。
二是构建交通应急管理体系。 疫情期间,创新开发了交通应急管理平台。 通过卡口通行数据和手机电信信令数据,梳理重点区域人员聚集或多次进出区域。 共查出高危车辆信息520余条,并提供了未按规定隔离的车辆。 预警信息81条,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是推进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 园区智能网联示范区拥有省内首条通过第三方测评的智能公测路,获批省车联网试点区。 运营以来,示范区已服务滴滴、金龙等辖区企业开展试验,总里程近1.08万公里,为高新技术产品应用提供支撑。
下一步,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局将依托思路、机制、人才、技术等全方位保障,进一步推进智能交通领域建设、数据资源体系建设、道路交通便民服务建设、智能辅助决策建设、交通管理专业职能建设。 打造更加智能、高效、优质的园区交通管理系统。 (龚璇草间金山)
4月30日上午
田阳撤县设区的喜庆日子
天阳又迎来喜事
中兴环保(百色)
生态智慧产业园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仪式
据了解,中兴环保(百色)生态智慧产业园项目位于田阳区田洲镇,总投资108亿元,规划面积11977亩。 由深圳市中兴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
【视频】签约现场
产业园项目分为短期(2020-2024)和长期(2025-2035)两个阶段。
签约仪式现场
近期规划:总投资约30.8亿元,用地约4400亩。
主要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功能区、废旧橡塑回收加工利用功能区; 废有色金属和稀有贵金属冶炼、冶炼、熔铸功能区; 再生资源装备制造功能区; 报废汽车、废旧电子电器、废旧金属机电拆解功能区; “物联网+资源回收”平台; 中兴环保与循环经济职业学院等7个功能区。 1万吨中兴智慧园区,新资源186万吨,产值310亿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91亿元,年税收27亿元,新增就业1万余人。
启动仪式现场
远期规划:总投资约77.2亿元,用地约7600亩。 主要建设能源服务、“物联网+资源回收”、基础工程及标准厂房建设、综合服务四大平台。 再生资源量400万吨,新资源量350万吨,产值590亿元; 新增工业增加值170亿元,年税收50亿元,从业人员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