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今天晚上和某投行老总讨论,深切感受到投资界在关注我们的新兴领域,但同时传统投资者也比较保守,因为他们对行业缺乏了解并且会失去绝佳的投资机会,窗口期其实这么短!
我的理解和判断如下,整理出来供小伙伴们参考,欢迎拍砖!
1. 物联网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被问过很多次,我也反复回答过。 但是解释不是很好。 所以我也尽量换不同的维度,希望能有更大众化的答案!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目前我个人认为答案是: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阶段,预计三年内从2015年底到2018年开始爆发期。
准确的说,整个行业已经不在互联网阶段,而是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最后阶段。 那么大概1-2年,就会正式进入物联网阶段。
物联网既不是技术也不是标准。 更多的是建立以感知、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的新技术体系和商业生态模型。
物联网将彻底打破以计算机为终端的互联网时代和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单一载体为特征的网络架构和商业模式。
从本质上讲,物联网将遵循以海量智能终端为载体、伴随海量数据、海量细粒度应用为特征的新商业模式,让你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它。 那么这些应用都是围绕人们衣食住行的强应用。
此外,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这些应用或需求所产生的商业价值。 您只有一个选择:为服务付费!
更可怕的是,无论是基于当前的to B还是to C,都可能是商业机构在某一点切入后羊毛出在猪身上的转移支付方式!
以上是基本判断!
2. 物联网路线图
事实上,物联网现在通常被称为万物互联。 大家很难理解,怎么能万物都联网呢? 万物互联的本质是基于数据的感知和传输。 所以物联网的核心基础是感知技术的发展,包括RFID,包括各种传感器。
仅仅拥有一个好的传感器是不够的,还需要强大且极小的芯片技术。
最后还需要传输,这是网络的支持。 否则数据采集回来,传不出去就没用了。
那么这些具备以上基本功能的微型物联网采集终端,就是我们整个行业都在努力推广的智能终端! 简单来说,这些智能终端就是各种智能手机的下一代化身。 它们会根据需要化身到你能想到或想不到的方方面面,实现你需要或不需要的各种功能。
武装到牙齿,不是开玩笑,很传神,就是这样!
说到这里,路线图自然就出来了。 因为各种技术储备已经基本完成,各种磨合和实验也在同时进行。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人能说清楚未来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应用和展示。 这就像1999年,全世界都在讨论互联网,但没有人能想象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道理是一样的。
3、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联网的爆发?
那么我们总有一些基本的判断,行业爆发的时候总有端倪可循。 可以分析三种情况:
首先是眼镜。 那些不是眼镜。 您不得将它们视为普通眼镜。 事实上,眼镜是对智能终端的一种尝试。 当然,它们太贵了买不起,所以我不对它们的优劣做出判断!
第二个是苹果手表。 这次由苹果公司进行测试。 虽然苹果已经提前发布了,但明年才会正式上市。 一方面说明确实存在技术上的难点,富甲天下的苹果更要小心了。 同时也说明其后台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分析,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手表,而是一个基于人类健康平台的入口。
因为,对于行业应用来说,整合资源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并不是简单的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
第三,我们还在为平台做准备。 让我们回到年初以32亿美元收购恒温器制造商NEST。 中国人看不懂,看不懂,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不一样。 现在大家基本明白物联网,温控器是平台的入口,它的目标就是面向家庭的入口。 智能家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这三个案例都是标志性的,我们国内企业做不到,干脆模仿跟进! 小米走苹果路线,百度模仿,都成功了。 借不是贬义词!
所以,非常重要! 2015年底到2016年是机会窗口期。 很多做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的兄弟心里一定很清楚吧!
虽然我们要先做好各种储备,但好在中国市场足够大,我们可以小范围尝试各种模式。 正如我所说,目前的尝试没有任何问题。 残疾人! 未来还有更多的机会,跟进战术是所有马拉松跑者唯一的武器,不落后,不急进!
这是我现在唯一祝福兄弟们的一句话! 智能硬件首先要学会“智慧创业”!
编者按: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立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了一件大事: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海南省委迅速组织11个代表团赴全国11个自贸试验区考察学习,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借鉴,建设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自贸试验区符合国情,符合海南的发展定位。 自由贸易港。 融合学习经验,聚焦开放,南海网开办“自贸区专题报道”专栏,及时报道海南自贸区、自贸港探索建设进展,汇聚国内11个自贸区而国际上自由贸易港的相关消息,助力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福建保税区建全国首个物联网开放实验室
物联网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海南日报记者 付仁义 郭家轩
在鱼塘内,工作人员通过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将水体各项指标数据传输至分选平台。 养殖企业可以通过手机APP端实时了解何时给鱼儿增氧、喂食、换水。 ,从而大大降低养殖死亡率,缩短养殖户的劳动强度,实现智慧养殖。
养殖风险可控,企业可获得更多银行贷款支持。 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助力企业良性发展。 这是物联网赋能企业高效运营、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5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福州物联网产业基地的国内首家物联网开放实验室——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 自2017年4月挂牌以来,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已为3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通过帮助企业寻找发展“痛点”,拥抱物联网转型升级。
“物联网并不神秘,其实就是物、物、人的关系。” 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副院长孔鹏表示,由于福建民营企业非常活跃,对市场敏感度高,“创新因子”多,创新发展的触角借助于物联网技术也延伸得更远。
记者在实验室展厅看到,福州聚集了一批物联网应用企业:打造智能楼宇的冠霖科技、打造智能支付平台的创世科技、利用车联网的新大陆、发展智能的御家澳农业……
“目前,我们共有8个开放实验室,可以帮助企业实施共性技术服务,对产品进行最终测试,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孔鹏介绍,此外,实验室还承担着行业标准的编写和预审任务。 “开放不到一年时间,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主导和参与了20多项行业标准的编制和预审,孵化了多家物联网企业。”
据了解,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福州市政府、马尾区政府共同成立。 总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亿元。
截至目前物联网实验室,福州保税区已认证物联网企业104家,其中上市公司19家,掌握核心技术发明专利220余项,主导或参与制定20多个垂直应用领域的行业标准。 2016年,福州保税区物联网产值达到560亿元,占全省产值的四分之三; 2017年,全区物联网产值攀升至610亿元,继续保持全省物联网产业龙头地位。 (本报海口5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