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怎么转?-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怎么转?

发表时间:2023-05-04

1、“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是一回事吗?

先告诉你答案:真的不是一回事!

相信很多朋友都被这个困扰了很久。

我们来看看维基百科是如何定义“数字”的: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

让计算机和IT系统处理原来模拟的、手工的、人工的处理,这就是数字化。

由此可见,数字化其实是一个比较基础的东西。 是我们之前讲的信息化这个大范畴的一部分。 因为实现信息化的前提:你得先数字化。 通过这种方式,IT 应用程序可以以数字方式进行半自动和自动处理。

举个例子:以前在银行转账,要到柜台填表,前后都要半个小时。 现在翻开手机网银APP,这就是数字化:不用排队,不用填表,不用柜台刷卡,不用查身份证,不用按密码。 收据也被保存。 这就是数字化+信息化的好处。

那么,“数字化转型”到底是什么?

数字化转型之前是数字化这个词。 从因果上看,数字化带来“数字化业务”,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从“非数字化”到“数字化”的过程,而是着眼于解决业务问题:

用更新的技术和技术手段解决更多的“业务难题”!

因此,从本质上讲,数字化转型是从“业务需求”出发,最终回归到解决“业务问题”。 当然,技术和手段肯定离不开数字化。 您不能仍然使用纸质签名和 excel 来解决业务问题。

概括:

数字化可以理解为将非数字的、模拟的、物理的、手工的数字化,先把业务跑起来。

至于数字化转型,就是解决业务问题,用更强大的数字化、手段、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来解决它,把它做好。

因此,目前中国的重大改革和行业红利其实都集中在数字化转型上。

2. 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上网搜索“数字化转型”这几年各种资料层出不穷,但这个行业的热门话题要到2021年下半年才能引入VC圈。

去年10月,大白马VC发布了一份数字化年度指南。 此后,这个话题成为了VC圈的热门话题。 因此,相对于VC行业热点和行业趋势热点,还是有差距的。

无论媒体热不热,数字化转型都是极其必要的。 甲方为什么要购买数字化转型的产品? 有四个重要的维度给出了答案:

首先,数字化转型是由信息技术引发的系统性变革。

从数字化转型工作来看,涉及战略调整、能力建设、技术创新、管理变革、模式转型等一系列转型创新。 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过去,企业协同是机械化+自动化+IT。 要是能反过来或者孤立点就好了。 它本质上是一个手动到自动化的过程。

而数字化转型就是打通“自动化+信息化+数据化”三个维度,将数据与业务进行融合。 业务产生数据,数据中的洞察力反过来指导业务。

第二,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任务是价值体系的优化、创新和重构。

企业是创造价值、传递价值、支持价值、获取价值的组织(实际上是赚钱的组织)。 每一次数字化转型活动都应该围绕价值效益(开源节流)展开。 数字化转型从根本上是推动其价值体系的优化和创新。 重构,不断创造新价值,构建新动能。 简单的说,就是提高效率,更好的省钱,更快的赚钱的过程。

数字化转型的体系架构和方法机制要始终以价值为导向(省钱?赚钱?),通过周期性地厘清新的价值主张,提升价值创造和交付能力,转变价值获取方式,创新价值价值支撑与价值保护 支撑体系稳定实现转型成果。

第三,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路径是新能力建设。

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能力是数字化生存发展能力,是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建立、完善、整合、重构数字化内部和外部能力的能力。组织,赋能企业加速创新转型。 竞争合作新优势,传统动能转型升级,形成新动能,不断创造新价值,实现新发展能力。 过去,企业虽然在运行,但却是一个管理黑匣子,系统不打通,数据不打通,大量的人工处理,这些都不可避免地阻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许多大型企业的历史系统都是烟囱式的,为本地或部门目的而建立。 这导致整个系统之间没有联系、协调和整体能力。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目标是将所有这些系统联系起来。 对产生的数据进行汇总,将数据与业务进行整合。

第四,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是数据。

数据也成为一种新的信用媒介。 数字化转型可以促进基于数据的价值在线交换,从而提升数字化组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用数据科学重新定义生产机制,数据也将成为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新载体,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基于数据模型的知识共享和技能赋能,提升生态开放合作和协同创新能力。组织,改善社会资源。 综合发展潜力。

企业系统的运行数据是企业的实时运行指标。

从改善的指标来看,效果比之前的“头疼头疼脚疼脚”的改革方案要好很多。

3、谁是中国数字化转型的大卖家?

说到政府和企业,很多投资者都有些抵触。 凡是涉及到政府或者是一个不那么市场化的客户市场,都有点害怕。

事实上,这个市场一直是跨国公司在华服务的最重要的客户市场。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B端市场的结构。

2020年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7亿元,其中中央企业营业收入.6亿元,地方国有企业营业收入.1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中国国有经济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2.29%。

看起来国企总数占60%多一点,但国企很集中:都是大佬!

央企收入近三分之一,央企集团公司仅97家。 国有法人企业不足25万家,全国法人企业总数1.4亿家。

这表明1%的国有经济占经济总量的60%以上。 其余40%的民营企业分布在中国的各个角落,从1线到18线城市。

开发SaaS产品做中小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的业务确实是一个市场,但只是在几个细分的赛道上,可能因为需求旺盛会有比较大的需求。 但如果没有旺盛的需求,客单价低,客户又多又散,最终可能的结果是:

销售费用>毛利。 越卖越亏,越扩张越亏。

换言之,对于一家亏损企业来说,无论营收增速多快,想要在A股上市都是一个不小的困难。

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下一个十年的重要历史机遇。 既是行业自发带动,也是强势政策引导的赛道红利。

4、如何做数字化转型?

借用一下红杉报告的这一部分。 其实可以看出,很多行业都被称为非数字原生行业。 这些行业在创建时是围绕物理世界建立的。 大多数公司成立时,都是围绕着生产、分销、服务这些具体的事情展开的,自然缺少以软件和数据平台为中心的数字世界的入口。

这些企业和数字原住民之间的区别是显着的。 因此,数字化转型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不转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然被历史进程逐渐淘汰。

参考优秀的大公司是最好的实践方法之一。 所以找了一个华为的案例分享给大家。

5年前的2017年数字化转型,华为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CIO陶景文表示:“全连接、智能的华为已经成为行业标杆。”

分解意味着:

对内,各业务领域数字化、服务化,打通跨域信息端点,实现行业运营效率领先。 这句话解释得很清楚,华为内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内部运营效率。 内部效率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方式,

对外,针对五类用户(企业、消费者、员工、合作伙伴、供应商),打造ROADS体验,让与客户做生意更简单、更高效、更安全,提升满意度。 ROADS有:实时(Real-time)、按需(On-)、完全在线(All-)、自助(DIY)和社交()。

最后你会发现数字化转型完全离不开数据。 核心落地场景竟然是:企业围绕数据进行业务转型。

基于统一的数据管理规则,保证数据源和数据进入数据湖的质量,形成一个干净、完整、一致的数据湖。 这是华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业务和数据的双重驱动,以及数据之间连接的建立。 利用业务和数据的诀窍,让数据为外部能量服务,让使用数据的人通过简单的操作来使用数据。

上面两段是什么意思?

数据入湖,犹如老中医下山采药。 把药收集起来,放在一面墙上的药柜里。

第二,提供数据和业务的双重驱动是,如果你想治病。 胡乱抓取百味药煎是不行的。 你得有中医的医术和经验(商业和行业诀窍),把药(数据)从药柜(数据湖)里拿出来,按照老中医的经验组合(开方) ,然后交给患者( Data )使用。

下面是概念对比表:

数据=草药;

数据湖=药柜;

行业经验=老中医;

流量使用策略=方子;

数据消费者=患者;

所以玩转数据,搞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IT或技术问题。

中医的核心是什么? 就是经验和医术。 纯IT人员,缺乏行业经验,采药再快也没用。

概括:

投资数字化转型不应只看技术能力或产品性能,核心是寻找有经验的中医。

收集海量数据,内部和外部数据,以确保安全性和合规性。 (相当于把药保管好,以免弄湿。)

将业务对象、流程和规则数字化,提高数据自动采集能力,减少人工干预,减少人工录入。 (自动上山采药的机器狗的研发与制造。)

这么一类比,大家基本就知道老中医治疗和数字化转型是什么关系了。

数据治理也尤为关键,相当于药品采集、用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药选得好,方子对了,烹调得当,一定会有疗效。

5、数据将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改变了人们看待数据的方式。 数字不再仅仅被视为业务活动的附属品,或应用程序的副产品。 现在,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是开发和提供新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建立新的数字商业模式的基础。

在企业的资产中,数据也成为资产的一部分。 资产负债表上什至应该有一个单独的数据资产。

因此,将企业各个角落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汇集成湖,建立元数据,标准化,然后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数字资产的价值。 事实上,这意味着整个公司和生态系统都充满了“神经”。

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深刻改变城市形态,进而推动城市治理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蒸汽时代,城市化拉开序幕。 蒸汽机的出现让机器代替了体力劳动,工业文明由此诞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迎来了电气时代,机器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自动化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常态。

第三次工业革命迎来了信息时代。 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解放了生产力,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工作中。 技术加速推进,技术转化为产品的周期缩短。

今天,人类正在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将迎来智能时代。

作为最早关注人工智能的行业媒体之一,雷锋网于今年6月启动了第五届“AI最佳成长榜”评选计划。

此次雷风网“AI最佳成长榜”最终收到671家企业提名和申请上榜,涵盖了雷风网此前预设最受关注的13个领域和5个最佳维度。

经过专家评审团历时一个月的密集评审,最终评选出在产品能力、技术能力、商业价值、未来成长潜力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65家人工智能企业。

在这些企业中,既有积极进取的创新巨头,也有在各个领域脱颖而出的超新星。 新时代,他们站在当前AI+行业的前沿,将共同开启新的发展浪潮。

其中,在“AI+智慧城市”领域,库克智能、明略科技、旷视科技、科大讯飞、特斯联成功入选2021年AI最佳成长榜,并分别获得该领域最佳产品成长奖,最佳商业成长奖、最佳壁垒成长奖、最佳数智赋能奖、最佳独立原创技术奖。

最佳产品成长奖:Cook Smart

库克智能诞生于2019年,是一家专注于现实世界中人、机器、物体识别应用的3D视觉科技公司。

这家年轻的AI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台湾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70%其中硕士以上学历。

技术上,库克曾是IEEE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人脸属性全球冠军,并完成了十多项专利。

3D人脸识别作为业界高级别的身份认证,从技术上讲,与2D人脸识别相比,3D人脸识别具有安全性高、防伪性强等优势。 对于安全问题,3D人脸识别可以通过对人脸信息的深度识别进行高安全性验证,也具有无可比拟的高性能优势。

成立不到一年,库克智能就发布了业界首款支持多模混合生物识别3D人脸识别的智能终端。

3D视觉方案适用于对个人身份验证安全级别要求严格的使用场景。

2020年库克智能将完成市级3D刷脸支付系统签约和中国最大银行金库门禁批量应用。

库克智能目前正在金融行业、智能交通、住宅地产、营销零售等领域积极探索,推动数字数字身份验证生态,融合生物识别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和可信身份认证软件平台融入解决方案,作为视野中的“基础设施”,在各个领域不断深耕,为可信、便捷、安全、高效的智能未来贡献力量。

最佳商业产品奖:明略科技

铭略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全球化的企业级认知智能服务平台。 十余年来,致力于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和认知智能技术,推动知识和管理复杂度高的大中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两大拳头技术和产品。

数据中台帮助企业采集和整合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大数据、物联网、知识图谱和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将正确的数据推送给决策者,提高内部营销和运营的透明度和透明度组织。 安全稳定。

智能决策平台,通过连接企业中的人和机器,不断积累组织知识资产并对其进行编程,最终实现具有分析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人工智能应用,让组织高效运作。

在某城市超级大脑项目中,明略科技与腾讯云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包括数据汇聚平台、数据标准化平台、元数据管理平台、开发调度平台、用户管理平台和数据质量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 同时,在数据应用和分析维度,实现大数据分析能力和模型智能构建能力的在线开放共享。

铭略科技已为数字城市、公安、金融、轨道交通、电力、制造、零售、快消等各领域200+标杆政企客户搭建城市级、企业级数据中台,为他们赋能与数据智能数字化转型。

在过去的十年中出现了许多新概念。 铭略科技一直保持着反思的能力,既不自满,也不盲目追赶潮流。 创新与坚持,是维系前进的核心引擎。

AI最佳壁垒增长奖:旷视科技

旷视科技成立于2011年,经过10年的探索,现已成长为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拥有包括算法、软硬件产品在内的全栈式集成解决方案。

旷视科技拥有全球最大的计算机视觉研究院。 基于自主研发的下一代AI生产力平台Brain++智能城市,旷视科技深耕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三大核心场景。 率先。

旷视的AI实力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认可。 2019年,科技部宣布将依托旷视科技,打造基于旷视科技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旷视智慧楼宇解决方案实现了物联网设备在各种城市楼宇场景中的智能部署和管理。 通过对可视化数据的高效精准分析,增强智慧楼宇、园区、校园等场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助力楼宇场景智能化,提升管理者效率和用户体验。

从超级应用到操作系统,有效突破数据壁垒,帮助楼宇和园区管理者节省管理成本,让居民生活更安全、更便捷。

旷视智慧楼宇产品及解决方案从城市基础设施到应用,涵盖园区、消防、金融、安检、能源等多个核心领域,已落地全国150+城市、30+国家和地区世界各地。

最佳数智赋能奖:科大讯飞

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老牌公司在过去的21年里变得越来越稳定和具有竞争力。

科大讯飞城市超级大脑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新基建和城市运营赋能平台,支持经济、社会和政府数字化转型。

城市超脑通过一湖合一、一网统管、一屏概览、一键联动,解决城市管理者对城市运行、政府工作人员、群众、企业的辅助决策,实现精细化治理和精准服务。 满足各类需求,支撑城市数字化转型。

可感知,依托城市物联网,构建覆盖全域的智能感知网络,利用智能感知技术,让管理动态“触手可及”,城市事件“一气呵成”; 能够思考,基于感知和认知智能,构建强大的语义结构化平台和知识图谱平台,具有全局实时分析、指挥、动员和管理思维能力; 能成长,构建以大数据、行业专家、核心算法驱动的知识社区,通过世代相传,实现数据渗透,技术算法不断升级; 有温度,在城管领域创新灵活劝导和异地执法,通过数据多出行、群众少建,让民生服务更高效、更便捷、更普惠。

同时,在数据汇聚与处理、以AI为中心的技术支撑、城市中台开放、部门协同调度四大能力上展现出多年的技术功底。 科大讯飞城市超脑先后登陆铜陵、聊城、宣城,并斩获多项权威大奖。

最佳独立原创技术奖:总站

特斯联成立于2015年,是光大集团“三三一新”战略布局下的新技术板块代表企业,是光大控股在新经济领域发展的核心战略平台。

作为AIoT领域领先的科技公司,特斯联致力于成为城市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合作伙伴。

特斯联人工智能城市解决方案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边缘计算、大数据挖掘分析等技术,利用3D可视化大数据平台、智能云平台、移动终端、各类智能硬件群,实现城市物联网感知、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功能,提升政府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便民、便民的新型管理模式,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城市操作系统TACOS多元化的AI产业云服务,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和技术。

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特斯联目前拥有专利1030件,其中发明专利603件,6次入选权威IT研究咨询公司报告。

在业务场景方面,不同于传统的智慧场景解决方案,部署时处于巅峰状态,完成时处于落后状态,特斯联通过构建完整的软硬件和生态,持续占领场景,打破打通壁垒,打造完整解决方案 软件、硬件和生态始终保持城市的自我进化和升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全场景业务的价值闭环,让城市生产生活的不同场景可以交互和操作。

目前,特斯联已率先布局生态平台,深度赋能城市、社区、商业、消防、碳中和等领域,已在全球落地近9000个智慧场景解决方案。

2020年特斯联成为2020迪拜世博会官方首席合作伙伴,以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为2020迪拜世博会提供基于AI CITY的机器人服务,深度参与后世博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特区。 目前,特斯联AI CITY已落地重庆、迪拜、武汉、上海、德阳。雷锋网 雷锋网 雷锋网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