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一、公司简介
1.1 公司简介
安徽汇联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汇联运”)是一家秉承“智慧联运、数据驱动物流”理念的科技型物流平台公司。 致力于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与现代物流相结合,构建智慧物流产业生态链,推动现代物流业高效快速发展。
汇连云依托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物流技术,整合优质一流的网络资源,构建开放的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物流协同服务平台。 公司始终坚持以最佳用户体验为标准,依托运力网、智能网、协同网三网融合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综合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和供应连锁金融服务。 为光伏、建筑、零担、配套等行业的客户和用户提供全品类、全渠道、全流程、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汇联云注册于合肥国家高新区软件园。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首批无车承运人试点单位。 公司运营“汇联云智慧物流云平台”。 平台车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 物流合作伙伴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在物流信息化领域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物流平台运营经验。 母公司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7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 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火炬计划承担单位、CMMI5级企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行业问题分析
2.1 大中型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实现信息化成本高、专业要求高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增强,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 然而,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网站的功能主要以基础应用为主。 信息平台平台功能侧重于内部资源整合,客户关系管理应用迎头赶上。
针对目前大中型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市场需求,主要有两类产品提供商,一类是专门从事物流软件信息化的提供商。 这类提供商的产品包括公共产品和定制产品。 根据甲方需求,根据项目方法,由甲方进行调研、定制开发、部署实施。 这类解决方案的优点是按需提供,更适合甲方的实际情况。但由于市场行情多变,往往需要持续投入,反应慢,投入大,导致不可控的成本。
另一种方式是甲方自建研发团队,可以根据甲方企业情况随时调整需求。 该方案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成本可控。 缺点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迭代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对技术积累要求高。 遇到技术问题,需要借助外力,对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有很高的要求。
2.2 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难度大
据统计,我国1000万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不到10%。 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亟待启动。 不过,不少中小物流经营者表示,目前市面上的物流管理软件至少要10万至30万元。 他们认为投资风险太高,真正适合的产品太少。 另一方面,物流软件供应商过于关注高端客户群体,忽视了中小物流企业市场,这也是中小物流企业难以立足的重要原因。实现信息化。
3.解决方案
3.1 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的切入点
3.1.1 提高物流平台时效
时效性是物流平台的主要功能。 物流信息化使制造商和物流服务商能够通过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及时了解商品需求方的需求状况。 制造商实施准时生产,物流供应商实施准时交货。 将过程中的库存降到最低,缩短供应商与制造商或消费者的距离,甚至达到“零库存”或“零距离”,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3.1.2 提升物流平台快速反应能力
现代化的生产平台以订单为基础,采用定制化的生产方式,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生产平台的快速反应必然需要物流平台的快速匹配,只有物流信息化才能实现快速反应。
3.2 信息化推进保障
3.2.1 人员组织保障
公司下设技术研发中心、ETC创新事业部、网络货运事业部、财务部、综合部。 现有员工129人,其中研发团队31人,运营支持团队约77人,核心管理团队11人。 公司52%以上员工拥有本科学历,核心管理团队均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移动等国内一流科技企业。 公司架构完全按照互联网公司的业务要求,确保物流业务的顺利进行。
3.2.2 丰富的运力保障
汇联运以高速公路通达为抓手,通过与安徽省高速联网公司发行卡车联名卡,为卡车用户提供高速公路通达服务,满足卡车“先行后消费”的需求。 在为货车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取货车车辆档案等静态信息、经营地点等动态信息,构建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优质可靠运输能力。 目前,该平台拥有近20万辆重卡。 公司依托这些能力,可以为广大物流企业、物流公司、大型车队提供灵活的能力池,并利用这个平台向这些企业进行推广,以综合优势增强合作粘性。
3.3 平台建设
同时,汇联云智慧物流云平台围绕降低物流供应链融资成本进行定制化产品设计,结合物流行业实际业务特点,为货主、物流车队提供一站式服务/企业/车主,致力于实现供应链业务执行过程的全程管理,解决物流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同时,物流企业或司机可以借助汇连云的智能物流云平台,从合同、项目、运力、运输等角度,实现对多维度、全方位物流信息的实时、高效管理。 、异常及时提醒、数据可视化监控,通过智能调车、智能调度、货物轨迹自动跟踪、服务预警、在线收货、在线支付等手段提高物流运营效率,为客户打造真实、安全、高效的物流参与者 物流交易环境,提高物流服务信息化水平。
3.4 实施目标
平台要实现“14大业务用户需求、4条接入渠道”的总体目标。
14大业务用户需求:平台实现合同管理、项目管理、承运人管理、运力管理、派遣管理、运单管理、审计管理、异常管理、报警管理、在途跟踪、支付管理、发票管理、资金管理、统计查询14项主要业务目标,满足货主的运输管理、流程跟踪、供应商管理,以及下游企业的付款、结算、发票管理等需求。 同时满足物流公司对货主的运单管理、司机/车辆管理、资金结算管理等管理。
4 接入渠道:平台必须满足货主、物流公司、车队和卡车司机的要求,允许用户通过APP、公众号、小程序和WEB门户使用智慧供应链智慧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从合同、项目、运力、运输等角度,实现多维度、全方位的物流信息实时高效管理,异常及时提醒,数据可视化监控。
3.5 项目用户要求
3.5.1 合同管理
与大多数物流公司的合同电子化管理多局限于文本管理不同,该平台实现了合同的标准化管理和合同关键指标的管理。 可对上下游合约进行平台管理。
3.5.2 项目管理
该平台主要实现项目物流管理。 项目物流具有阶段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物流公司与货主签订货运合同后,根据运输货物的特点,在合同签订后在平台上专门创建或修改不同的项目记录。 货主的特殊要求和各种货物运输规则,使管理项目的各个部门都能了解货主的要求和货物的特点。
3.5.3 承运人管理
实际承运货物的物流公司需要建立自己公司下的货主信息,将关键信息标准化,录入平台,进行后续的规范管理动作。 企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运营需求,在平台上对运营商进行管理。
3.5.4 容量管理
车辆是实际运输的终端环节。 根据不同物流公司的业务情况,如专线、甩挂等,货车需要确定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关系与司机确保运单-车辆 - 司机精准追踪、管理考核、保险理赔等各种后续需求。车辆智能化管理是货运的基础。 企业用户可以根据运营需要在平台上对车辆和司机进行管理,并可以将其绑定生成运力。
3.5.5 调度管理
根据ERP接口,可自动导入或手动添加调度订单,管理平台上的运输调度。
3.5.6运单管理
运单管理由车主-承运人-车辆关系构成,根据预设规则自动匹配物品-运单-车辆关系。 下游订单承运人匹配确认后,平台会自动选择相应的承运车辆信息进入平台,按照规则对运单进行自动分类管理。 企业用户可根据运营需要,通过接口导入或手动创建运单,在平台上管理运输流程。
3.5.7 运输途中追踪
该项目利用成熟的GIS货物跟踪技术,通过移动硬件设备融合移动互联网和北斗定位技术,结合实际物流运输单证。 开发7*24小时可追踪运单设备,结合客户管理平台,完整真实呈现运单(货物)实际运输轨迹。 便于承运人调度员、货主、收货人及时、真实地了解货物所在位置的位置信息。 根据司机APP或车载设备返回的信息,进行车辆的运输状态和位置管理。 平台提供查询操作。
货物追踪具有以下特点,特别适用于高价值货物或特殊运输要求。
n 特别适用于多次换乘和更换车辆、司机的运输过程。
n 最初的运输是一个操作(绑定器和运单的关系),整个过程没有感知。
n 电子围栏,设置到达目的地的半径,进入围栏自动提醒。
n 超速预警,车辆超速时自动提醒。
n 输送静电报警,停止超过一定时间自动报警。
3.5.8 运行监控
用户通过司机APP或车载设备发起报警信息,在平台上管理运输过程中的报警。
3.5.9 支付管理
根据预设规则和绑定的银行卡为申请的订单支付运费,自动分类管理各种支付状态。 可根据企业用户属性,对需要在线支付的企业用户进行在线运单运费支付管理。
3.5.10 发票管理
已付费运单按规则自动分类管理并开具发票,并根据预设规则自动计算运单总计费金额。 根据企业用户的属性,可以为需要开具发票的用户提供发票管理。
3.5.11 交易查询
查询需要在线支付的企业用户在线支付数据。
3.5.12 报警管理
对于前端企业用户的告警云管理平台,平台提供查询操作。 方便操作人员调整查看货物所在位置的位置信息,反馈给用户。
3.5.13 审计管理
审核客户平台的注册用户,检查信息的正确性。 同时审核客户平台申请的账单。
3.5.14 资金管理
管理平台内客户产生的各种交易数据。 根据公司名称,您可以为已验证成功的账户充值,输入公司名称,平台将自动代入账户余额、运输差价等信息。 在交易过程中,客户对客户产生的交易明细进行管理。 平台提供查询交易流水操作。 查询需要在线支付的企业用户在线支付数据,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在线或线下支付。
3.6 汇连云APP项目用户需求
它提供给司机和用户在平台上管理物流和运输过程。
3.6.1运单管理
平台根据运单对应的司机,自动将货源信息发送至APP,由司机管理平台承载运单的运输过程。 平台提供查询、确认装车、确认收货等操作。
3.6.2 消息管理
平台根据司机对应的运单,自动推送相应的消息到APP,让司机第一时间查看对应的运单,进行派送。
3.7 研发重点
汇连云智慧物流云平台分为客户平台、承运人平台、货主平台、操作平台、接入平台、司机移动应用等多个子平台。 该平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企业智能的应用,实现了普适性、灵活性、稳定性、接入成本低、部署响应快、功能全面、功能强大、实用性强等先进特性,和尖端。
在企业报表智能分析和供应链上下游协同方面,预留开放、标准化的自定义接口,满足平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信息平台接入场景。 在推广方面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普及性。 灵活性。 同时,平台采用了成熟的大数据应用框架和成熟的分布式技术开发框架,还采用了国家火炬计划重点产品“应用集成平台”技术,解决协同运维管理问题上下游供应链物流。 集信息发布、在线交易、全程监控、在线支付、在线评价、查询统计、数据检索、咨询投诉为一体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云平台。
3.8 技术性能指标
主要规格:
表1主要技术指标
功能
技术指标
终端支持
班级
数据存储容量
支持TB级以上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混合实验数据。
并行处理能力
基于海量历史数据的应用平台分析处理时间小于3秒。
数据分析错误
基于海量历史数据分析验证,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
缓存限制
如果不超过可用内存,则不少于32G
数据安全
根据公安行业数据访问权限标准设计,平台拥有数据访问权限控制。
四、供应链信息化效益评估与分析
4.1 实施前后效益分析
该平台的实施可以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产业链的协同效率,有效提升整体服务水平,逐步降低物流行业的资金成本。 通过优化传统物流业的运营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各环节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有效减少企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在根。
该平台的实施将确保各个物流作业环节和业务流程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 通过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物流网络的合理规划,可以降低物流运作的相关成本,进一步有利于物流管理战略平台的开发和完善。 由于信息的充分共享和应用,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是转嫁成本。
汇联云智慧物流云平台已在客户企业进行示范应用。 结合客户公司的实际情况,运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取得管理上的效益。 其中,关键绩效指标KPI技术在巢湖万维物流有限公司得到广泛应用,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下面从几个主要关键指标的角度对平台实施后的效益进行分析评价。
4.1.1 核心指标定义
表2 核心指标及主要功能
序列号
指数
意义
涉及的主要功能
1.
准时到达率
扩大公司知名度,扩大业务规模
电子围栏、到站提醒
2.
收据丢失率
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风险
收据照片,上传
3.
传输异常率
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风险
异常监控
4.
平均运单结算时间
提高员工效率,减少支付错误
运单退货比对、在线支付
5.
现场管理效率
规范装卸过程
装卸、卸标照、运输过程监控
6.
财务报表
提高内部管理效率
财务摘要表
4.1.2核心指标实施效果
表 3 核心指标实施效果
序列号
关键绩效指标
实施前
实施后半年
1.
准时到达率
90%
98%
2.
收据丢失率
3%
0%
3.
传输异常率
0.5%
0.05%
4.
平均账单结算时间
10分钟离线支付
在线实时
5.
提高现场管理效率
10%
6.
财务运单统计报表
7天
1天
4.2 实施后对企业业务流程转型创新模式的影响
4.2.1 盈利模式
企业的服务对象是托运企业和物流公司。 根据上述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不同需求和行业供给侧解决方案分析,结合公司主营业务方向和公司研发技术较强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以下三运营盈利模式确保平台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顺利推向市场。
表 4 盈利模式
用户
施工图
盈利模式
货主
项目模式
工程一次性建设一次收费
免费施工
免费使用本平台,通过技术载体收入弥补
物流企业
项目模式
工程一次性建设一次收费
租赁模式
SaaS模式,租户费用按用户数/月或年收取
运单计件方式
平台使用免费,按运单数量收取费用
用户既是托运人又是物流公司
免费构建通用运营模型
这种模式适用于企业的物流。 采用免费搭建平台,但双方联合运营模式按租户数量或运单收费。
4.3实施后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在满足客户自身信息化管理功能的基础上,将行业标准、优化流程和商业智能融入软件平台。 客户不仅可以选择整套解决方案,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加装部分模块,不仅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同时大大提高了汇连云的市场竞争力。
五、信息化实施的经验和意义
5.1 实施过程中的经验
5.1.1 风险
5.1.1.1 发展风险
平台的开发风险主要是技术风险和产品质量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在方案、架构、分析、设计、接口、实现、测试和维护等方面潜在的问题,将威胁到平台的质量和技术的不确定性。 产品质量风险是指由软件质量、稳定性等问题引起的风险,涉及各种缺陷、错误及其修正、维护等引起的风险。
5.1.1.2技术创新风险
技术创新的风险更加不可控。 平台的技术创新风险主要体现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上。 由于技术复杂性高,很难预测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中成功的概率。
5.1.1.3 市场和竞争风险
该平台开发的产品面向政府部门。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业务处于快速成长期,发展前景良好。
但随着未来竞争对手的进入,未来产品的议价空间将缩小,导致公司营收下降。
5.1.2 措施
针对平台面临的主要风险,应对措施如下:
表 5 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类型
注意力
风险控制措施
项目开发风险
产品
需求风险
中等的
(一)建立健全规范的运行机制,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优化业务流程; 基于先进的CMMI研发管理体系的管理平台,实现流程清晰、量化合理、权责明确、管控有序、结构优化、管理一流的管理目标。
(2)及时更新和完善项目的研发计划,确保项目的可实施性和交付的及时性。
技术创新风险
关键技术突破
高度关注
采用风险控制策略。 平台需要关注国际前沿技术动态,在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同时,与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
市场和竞争风险
竞争风险
中等的
(一)加强竞争对手研究,多方式发展合作伙伴,改善市场产业生态环境。
(2)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开发新技术,不断超越自我,保持公司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3)模块化产品设计,满足不同阶段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提高产品适应性,扩大客户覆盖面,降低单个客户支出减少的风险。
(4)提高产品的实用性,为客户创造价值。
5.1.3 推广意义
5.1.3.1 企业物流信息化
广泛应用仓储管理平台(WMS)和运输管理平台(TMS),提高运输和仓储效率。 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利用JIT、VMI等供应链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业务,以信息代替库存,减少物流总量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竞争力。
5.1.3.2物流企业信息化
物流信息服务包括发货前通知、发货标志反馈、订单跟踪查询、库存状态查询、货物在途跟踪、运营绩效(KPI)监控、管理报表等,将成为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基本内容. 物流外包中影响供应链管理的最大因素是数据管理,因为以企业及其供应链合作伙伴广泛接受的格式维护和提取数据以实现供应链可视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物流企业不仅需要在技术上投入比较大,还需要具备持续改进、异常管理和流程再造的能力。 因此,对技术、人才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成为物流企业区分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
随着客户对综合物流服务需求的提高和物流企业信息服务能力的增强,将出现以物流信息平台为基础,整合管理自身资源、能力和技术,辅以其他物流信息平台的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供应商。 节目的第四方物流服务商。
六、下一步平台建设规划及信息化建议
6.1 下一步平台建设设想
平台将推出更多物流供应链金融产品。 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小物流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2月以来,国家密集出台各项支持复工复产措施,鼓励围绕核心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 2020年大型国有银行将发力普惠金融,银行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The trend of in the is . Small and -sized are on . The 's needs to new , new and . Take this as an to the smart cloud , the of , , and , and users and data for the of SAAS such as the 's ETC , , and .
6.2 on
Most carry out on the basis of their , and . The are and , and it is to . This also in a waste of in by , in , which the of the of the . . In view of this, many call for and to the cost of .
7. form of " Smart Cloud "
The smart cloud is on the card for . In the early stage, with the help of the truck co- card, it chain and value-added , an the whole , the for smart In the term, on the and , we will high- -side cargo , a and smart , and the and of ; the long-term will give full play to its , a smart data to meet the high- and fast- needs of , and smart by data. Once the has been used, it has :
1) The cloud of took the lead in the of the , , and . It is an big data, card ETC, and , and has a level in China.
2) The of smart cloud the of and in the field, and use big data, , and cloud to for high-speed of , the of The for high-speed the high-speed cost of . and truck can APP, , and home, which the and to the . 要求。
Since May 2016, has with Hefei Anyun Co., Ltd. to use the Anhui card co- card for high-speed , which has its . At the same time, is with and APP, the 's of each car can be with or to find , bills, 's peer , air , and . It also bills and to help them the of . The 15% by Anhui saves 130,000 to 150,000 yuan in costs every month the co- card. While using the , Hefei Anyun Co., Ltd. has also made to the of and for our , , and and teams.
Hefei Anyun Co., Ltd. is one of the cases of many . The two have a win-win , which shows that the cloud of has a in the chain of the and the and rapid of the .
图为河南省网上常态化银企对接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韩章云 摄
中新网郑州12月27日电(记者 韩章云)12月27日,河南省银企对接常态化网上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 12月起,以“引金融活力增企业活力”为主题,河南省、市、县依托河南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每周定期开展网上银企对接活动,形成常态化的银企对接活动。工作机制。 缓解全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021年罕见的洪涝灾害和疫情的反复对河南中小企业发展提出巨大挑战,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对此,河南充分利用河南金融服务共享平台,企业融资需求在线提交、银行融资业务在线对接,推动解决全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记者了解到,2019年,河南创新建立了全国首个省级金融服务平台——河南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为银企合作搭建“信用桥梁”,将数据转化为等价物。开展中小微企业抵押担保业务。
据河南省大数据局局长王继军介绍,河南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自2019年上线以来,截至12月26日18时,共有29家金融机构入驻,161款信贷产品落地。启动,已有超过200,000家注册公司注册。 企业贷款突破1100亿元,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河南方案”。
图为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设立的银企对接工作室。韩章云 摄
27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双成在启动仪式上介绍了网上银企对接的具体方案。 他表示,河南将开展政策激励,将网银企业贷款补助纳入各地已制定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补偿政策支持范围。 省级建立定期通报和专项考核机制,将各地银企联动纳入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前10名银行业金融机构每家奖励50万元; 每新增一款纯信用贷款产品企业服务平台,奖励50万元。
记者在启动仪式上获悉,通过线上常态化银企对接活动,到2022年底,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首贷利率和占比信用贷款显着增加,中小企业贷款增速继续保持在各项贷款增速的高位。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