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中新网杭州5月8日电 (记者 赵晓燕)为完善优化银企信息联通机制,打造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生态圈,着力践行金融领域的“至多一次”,去年11月,浙江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记者今日从浙江银保监局获悉,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完成授信逾900亿元,数据调用量突破400万次,涉及企业27万家。
数据支撑打破“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多年来一直是银企关系中的难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银行“不敢贷、不能贷”的现象。
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后,通过数据服务模式与市场监管、法院、税务、公安、环保等54个省级部门建立了数据共享连接。
银行收到企业融资申请后,在征信、审批、放贷、贷后管理全流程中,银行可根据不同环节和人员的具体职能定制“现场级”访问权限,准确获取企业信息。
目前,平台查询获取的数据可覆盖征信流程所需信息的70%以上,日均信息调用量约5万次,有效提升征信服务效率。
泰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信息不对称。 多年来,该行通过入户调查、面对面交流、背靠背了解,确定了企业的“三品三表”(“三品”是品格、产品、抵质押品;“三张表”分别是水表、电表、报关单),锁定客户。 商业信息。
但要获取政府数据,以往只能通过人工去官网或第三方数据进行核实。 在效率和准确性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需要多次验证。 依托该平台,市场监管、司法、发改委等部门信息经企业授权后可一键获取。 一方面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另一方面数据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数据流与业务流的充分融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共享的应用价值。
据介绍,该平台还依托浙江省大数据局公共数据平台和“数据高铁”项目,打造基于金融业务逻辑的“金融主题库”企业服务平台,构建专业数据质量评估和控制系统。 通过与政府部门和银行业务系统直连,实现政府部门数据共享,银行智能在线授信授信。
依托平台提供的数据服务,银行可为大中型企业构建更高效的线上线下授信流程,提高贷款办理效率; 对小微企业,可开发纯线上纯信用贷款产品,提高授信覆盖面。
精准匹配促进高效对接
除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外,浙江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企业可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或“浙里办”APP注册并完成实名认证,进入“浙里掌上”贷(网贷)”发起融资申请,银行快速响应对接。
企业可自主选择银行信贷产品提交贷款申请。 目前,该系统已上架687款信贷产品,覆盖省、市、县三级159家银行机构的8000多个银行网点,确保所有应用打通。
企业也可以直接发布融资需求,系统会根据地域匹配、规则匹配、风险匹配等计算规则,推荐合适的信贷产品,确保银企融资的最佳成功率。
截至目前,平台直接撮合完成授信累计超过520亿,涉及企业超过1.5万家。 其中,70%的贷款单笔授信额度低于300万,75%的贷款投向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
“依托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随时随地一部手机就可以一口气看到所有银行的产品信息。” 杭州志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苏莉说,“我们在平台上填写融资申请,自动匹配,看到了几家银行的信贷产品,当时我们选择的是工行的产品,客户经理第一时间联系上了我们,考虑到我们主要是为电能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就来给我们推荐科创贷产品,没想到方便,而且利率也很优惠,得到了一笔信用以4.35%的利率贷款,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财务成本。”
“没想到通过这个APP,这么快就成功申请到了300万元‘抗疫援助企业’专项贷款,非常感谢!” 安吉晓峰晓景假日酒店负责人张国良感慨地说。
受疫情影响停业,外地员工复工困难,安吉小峰小景假日酒店订单全部取消,给公司造成较大损失。
陷入困境的企业主了解到“浙里掌上贷”服务后,在平台发起了贷款申请。 安吉农商行工作人员当天就办理了贷款需求,核实信息后迅速发放300万元,年利率300万元。 “抗疫援助企业”一年期专项贷款的百分比。
多方协作共建共享金融生态
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融合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加密等技术,与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跨系统业务协同机制。
以不动产抵押登记在线办理为例,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与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云平台建立业务协作。 抵押登记、变更、注销业务。
目前,该平台已覆盖浙江省11个地市,为86家银行机构、645家网点开通网上办理服务。 累计办理交易2.4万笔,涉及贷款378亿元。 原来线下处理需要5-8天的时间压缩到平均5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了企业的等待时间。
“没想到两天之内这么多钱就到账了,这就保证了防疫期间的民生物资供应充足。” 金华金鑫企业集团公司财务负责人邵志辉激动地说。
金华金鑫企业集团是金华市同级居民生活必需品、果蔬、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重点企业。 急需一笔资金保障民生物资供应。
疫情期间,浙江银保监局密切配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密切配合。 原本线下最快需要2个工作日完成的企业按揭登记,线上1小时即可完成。
这一关键环节的提速也让整个贷款进度仅用了两天时间,公司就获得了金华银行1亿元的信用贷款。
让信息“跑多了”,让企业“跑腿少了”。 浙江银保监局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浙江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贯彻“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精神,推动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获取长尾客户的“难触达”。 数据”和“软信息”能力,打通惠普金融“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超过)
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商务局获悉,今年1-2月,全市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33.5亿元,执行额35亿元,同比年分别增长14.5%和9.1%。 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73.4亿元,执行额2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和8.8%。
从业务结构看,1-2月,我市企业承接的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实施量同比分别增长29.3%和20.6%。 其中,工业设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车辆维修保养服务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457.7%、110.5%和41.2%。
从国际市场看,1-2月,我市企业承接欧盟和香港离岸服务外包量同比分别增长17.5%和16.5%。 我市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离岸服务外包项目合同额和执行额分别同比增长142.7%和35.5%。 我市RCEP成员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同比增长68.0%,占我市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11.1%。
从企业性质看,1-2月服务外包产业,民营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占全市的14.9%,同比增长19.2%。 外商投资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占全市的50.2%,同比增长55.7%。 从就业看,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服务外包产业累计吸纳从业人员24.4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4.3万人,占58.8%。 1-2月,服务外包行业新增从业人员同比增长103.9%。 (记者郭锐通讯员林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