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县域振兴的强劲引擎-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产城融合,县域振兴的强劲引擎

发表时间:2023-06-02

县城一端连接城市,一端服务农村。 县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这需要政策、产业、创新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发力。 记者近日从省发改委区域经济发展办公室获悉,近年来,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高质量发展步伐快速、稳健。稳定的。 2022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21151.65亿元,同比增长5.9%。 下一步,我们将以产城融合为重点,提升全县产业支撑能力,力争到2025年建成10个以上50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强县龙头

县领导带动示范

今年1月,肥西县举行2023年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9个重点项目参加集中签约产城融合,总投资219亿元。 德国化工数字化项目签约; 3月,年产80万套汽车重点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签约……在肥西县,一个接一个签约的重大项目,就像是发展的“燃料”。 “县域”“经济列车”注入强劲动能。

目前,肥西县精准选择产业赛道,打造新能源汽车全链条、高端智能制造、大健康“产学研”一体化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项目落地接连而来。 目前,全县生产总值1068.4亿元,居全省各县之首。

经济强县正依托自身特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安徽经济强县的发展主要依靠三大模式:依托中心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民营经济。这些模式和经验对县域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示范作用。省的。” 省发改委自治区经济发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比如省会合肥的三个经济强县——肥西、肥东、长丰,就是“背靠大树”。 、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迅猛,三县共同入选2022赛迪全国百强县。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比亚迪等大项目的引进,长丰县开启了招商引资的“飓风模式”。 2022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2亿元,同比增长46.1%。

广德、宁国、来安等县(市)另辟蹊径:通过园区共建、收益分成模式,加快承接江浙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努力做精做优汽车零部件。 元器件等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天长、界首、霍山等县(市)以民营经济为支撑,打造特色产业,助力企业做优做大做强。

产城融合_产与城融合发展_产城融合

集群式发展不仅是安徽经济强县的特色。 如今,全省已形成一批县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实现了从“一花独开”到“满园春色”的转变。

2019年以来,安徽省共遴选认定省级县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72个,实现县域全覆盖。 产业门类包括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化工新材料、文化旅游等。 今年3月,安徽省新制定了《安徽省县域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成效评价实施方案(修订)》,定期开展分类评价。

目前,在安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在引导资源集聚、发挥集聚效应、形成规模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省。

开放合作

县域经济加快“超车”

近日,在郎溪县定埠港,随着一车货车驶离码头场,龙门轨道的吊装工作迅速展开。 在船上。

这繁忙的景象正是郎溪县水运经济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今年一季度,宣城郎溪定埠港完成港口吞吐量78.8万吨,同比增长42%。

皖东南的小渡口为何如此繁荣? 由于地处皖苏交界,航线横贯长三角三省一市,有力打通了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处、一地”的水运通道。 “六县”合作区,实现与长三角地区水运的无缝对接。

可以说,开放合作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超车”的“密码”。

从对外合作看,多个县市积极与上海、江苏、浙江“牵手”,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成为发展的“桥头堡”。 以蚌埠固镇县为例,该县联合建立永蚌产业合作园区联席会议机制和常态化精准对接机制,聚焦重点产业招商引资。 今年1-3月,古镇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共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52亿元。

目前,已建成永邦、宁楚、松柳、徐淮等省际产业合作园区,资本对接、民生共享等各领域合作全面深化。 这些产业合作园区已成为融合发展的“产业桥梁”。

不仅省际合作,省内合作也如火如荼。 长期以来,安徽省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呈现出东高西低、南强北弱、中间凸起的态势。 这就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合肥都市圈、合淮工业走廊、河柳经济走廊已成为协同发展的“快车道”。 在合肥辐射带动下,舒城、长丰等周边县(市)县域经济纷纷借“顺风车”承接产业转移。

同时,南北开展“配对”,合肥、芜湖、马鞍山分别与阜阳、亳州、苏州3个皖北城市相连,与皖南7县相连。皖北7县,形成“3+7”南北合作共建模式,进一步缩小县域发​​展差距。 据统计,皖北六市经济总量从2015年的8656.8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3862亿元,年均增长7%。

“未来,我们将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区域合作,促进县域经济融合发展。”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打造皖东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带。 ,以定山-岔河等新功能区为例,逐步推进六合-天长、浦口-和县、淳安-歙县等协同发展,打造长三角“一地六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 在皖西地区,规划大别山省际边境地区特色经济合作区,支持叶集-固始、越西-英山、宿松-黄梅-湖口等共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示范区。

强县

打造城乡一体化关键纽带

县城往往是一个县城经济最发达、人流最集中的地区,也是连接城乡的纽带。 县城发展成为加快县域经济突破的关键。

近年来,安徽省着力发挥县域带动作用,按照“一县一策”和产城融合的要求,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重点和配套措施。推进全省59个县(市)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泸江、当涂、蒙城、灵璧、天长等5个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带动作用,以县为龙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放开县域城镇落户准入门槛,完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建设75个市县两市交易市场,发挥土地流转交易市场的发展功能。县域有了明显改善。

“产业是县域发展的支撑,土地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最基础、最宝贵的资源。”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郑永飞建议,要引导各县(市)聚焦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 ,高层次承接产业转移,精准对接产业链,与城市经济建立产业关联,形成产业循环。 土地保障方面,加快统筹整治批闲闲置、产业低效用地,推动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全面提速。

产城融合是提升县域产业支撑能力的关键。 据介绍,下一步,安徽省将围绕三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全县产城融合。 第一产业带动农产品主产区县城紧扣“粮头粮尾”“场头工尾”,打造一批百亿级农副产品深加工县级产业集群(基地); 第二产业分类打造规模化、专业化程度高、延伸支撑好、带动力强的县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力争建成10个以上县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到2025年500亿元; 第三产业带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联动发展,促进文化旅游资源集约化开发、产品多元化、服务优质化。 (记者王宏义通讯员陈波)

我市为高质量发展增强招商引资能力

包头铝业产业园区_泌阳市产业聚区必南产业园区_产业园区招商

一季度落实投资项目155个,资金77.14亿元

平凉财经传媒中心记者 张成龙

今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招商定英雄、项目建设论成败”的明确方向,扎实开展“引大引强带头”行动。 . 一季度,全市共实施投资项目155个,完成到位资金77.14亿元产业园区招商,同比增长122.31%,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季度,全市共开展对外招商引资活动65场,与陕西郑州旭阳纸业等企业签约30万吨包装纸生产线、医药原料绿色制造、20万吨淀粉糖等企业梁伟,陕西源石能源。 该项目估算投资101.83亿元,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以展示平凉形象、宣传平凉项目为目标,全年共策划了11场大型宣传活动。 2023全球旅商大会暨平凉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生物制造产业项目洽谈签约活动、第五届甘肃崇信发展大会暨强县行动招商大会、“桂茂之春”旅游、招商引雁、景宁企业家招商引资联谊座谈会、华亭城市2023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等成功举办,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取得丰硕成果。

各级各部门创新方式方法,先后邀请干建投集团、广东产金控股公司、中国能源建设西北区域指挥部等77家企业45批次(次)到坪坪参观考察,达成意向项目50个。 经常开展“云推介”、“云考察”、“云签约”活动,通过电话、微信、视频会议等方式,定期加强与企业沟通,委托第三方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及时,为优质项目入市打开了流量入口。

走在城内,随处可见高耸入云的吊车,隆隆的响声,匆匆的身影。 火热的工程建设现场,正奏响着奋进的乐章,赛事的蓬勃发展,令人鼓舞。

在靖水之滨,陕西两味医药原料药绿色制造项目落地开工。 国威年产20万吨淀粉糖项目预计总投资5亿元,吸引中粮取得实质性进展。 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2000多座日光温室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富民之歌”。 在绿色煤城,高附加值的聚丙烯产业园拔地而起。 瑞聚大地,利用电厂余热,加快食品加工园区建设。 在皇甫宓的家乡,数千头高产奶牛陆续“安家”在大溪河畔,煤电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在承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智果产业的建设方兴未艾。 在梯田王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在快速推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综合治理,将使平凉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美。 背靠山脚,温泉小镇装修精美,浓郁的人文气息与景区内青山绿树碧波融为一体,引人入胜……

据悉,今年全市实施的招商引资项目中,续建项目109个,复工105个,复工率96.3%,到位资金43.9亿元; 新开工项目101个,开工项目69个,开工率68.3%,到位资金17.1亿元拟引进新项目94个,总投资506.6亿元,已落实项目19个签约、开工项目13个,到位资金4.8亿元。 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推动平凉经济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