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物联网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新一轮的网络安全挑战正在聚集:安全漏洞高增长率、越来越多的攻击向量增加了防护难度。 日前,360OS携手蘑菇物联,首次将安全审计、风险感知、应急响应等360OS安全解决方案应用于空压机垂直细分行业。 此举标志着360OS安全解决方案在工业物联网赛道的创新应用,也为工业物联网合作伙伴的业务布局建立了安全生态的雏形。
当前,工业物联网新市场正在爆发式增长,给行业多元结构布局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M2M设备连接数将占所有设备连接基数的46%,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基数预计将达到754亿台。 另一方面,新的攻击点、更加多元化的物联网设备、新的攻击向量,都让物联网行业的发展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威胁。
作为360集团大安全战略的重要成员,360OS早已拉开了布局工业互联网的序幕。 360OS利用对行业的前瞻性观察和自身的技术积累,采用安全矩阵的方式,对物联网行业进行全面的安全防护:包括安全评估服务、固件加固、风险感知、智能设备控制、应急响应等。响应修复、攻击溯源、物联网证书等全方位的安全生态服务。
360OS与蘑菇物联网空压机垂直细分领域的合作,验证了物联网证书的领先地位。 物联网证书在物联网设备之间进行安全的身份验证,提供设备之间的互信能力,保证设备之间的连接安全可靠。 同时,无需连接网络或云端,即可实现设备之间的离线认证、互联互控,有效保证设备之间连接的安全性。
作为全球领先的OS智能生态服务商,360OS以OS+为战略,在工业互联网、AI、OS领域全力发力工业物联网,以一体化的商业模式拥抱新技术。 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的热门赛道上,360OS正在与多行业合作伙伴一起寻找新的商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生态”合作。
4月19日至20日,由国家能源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召开。 会议主题为“深入实施新能源安全战略,系统总结智慧煤矿建设经验”。 华为煤矿军团营销与产业发展总裁刘伟受邀参加大会,并发表《AI+工业互联网赋能煤矿智能化》主题演讲。
7号馆E4馆煤矿智能科技创新分展区智慧矿山,矿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盘古矿山大模型、升腾AI算力平台、数字化平台、远图车间)、矿山智能化应用(智能地面智能) 、主要交通智能监控、露天矿远程控制与无人驾驶、瓦斯危险预测辅助系统、智能洗车、智慧园区、智能作业辅助系统)、矿山信息基础设施(矿山5G、矿山F5G、全光工业网、矿山一体化IP工业网、矿山安全解决方案、智能模块化、数据中心、矿山边缘云-EIC、融合通信)、矿宏物联网平台等华为智慧矿山实践和创新解决方案全面亮相。 同时,展区展示了升腾服务器及以服务器为基础的大型模型。 在展区,华为煤矿兵团MKT及解决方案总裁郭振兴与部委领导及客户合作伙伴进行了深入交流。
AI大规模“下矿”是大势所趋,七大变革加速智慧矿山建设
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进入智能化时代。 未来20到30年,人工智能将逐步取代体力劳动,完成危险、艰巨的任务。 创造新机遇。 煤炭生产经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之后,也将进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智能化时代。 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煤炭智能化,已经开始融入煤炭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刘伟在演讲中提到,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公司,在煤炭领域,煤矿兵团的愿景是将数字技术带入每一个矿山,帮助煤矿实现“安全、少人”。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无人化、高效”。
▲
三年来,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智能化煤矿验收管理办法(试行)》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部委。 )》等文件显示,国内煤矿智能化建设已驶入快车道。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煤矿人工智能实施部署困难、孤立问题数据孤岛现象突出。
刘伟表示,需要与行业共同探索,形成行业共识,基于工业互联架构解决智能煤矿能源系统的智能化问题。 汇聚行业智慧,融合场景、设备、人工智能。 煤矿企业提供场景和数据,华为提供人工智能平台和算法科学家,设备制造商提供智能设备和传感器。 创建海量算法和应用,实现人工智能大规模“井下”。
智慧矿山的本质是矿山领域工业互联网架构的变革。 加快智慧矿山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必须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架构、统一的数据格式,使整个系统的智能化成为可能。 实践经验表明,实施万物实时互联、数据驱动决策、软件定义矿山、平台支撑协同、服务增值、产品再造、人工智能“七大变革”——主导和组织架构调整可以加快智慧矿山工业互联网的实施。
华为六大智能化建设实践,让煤矿智能化行稳致远
回顾近两年的发展历程,华为智慧矿山架构越来越完善、稳定。 并在六个实践领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1. 矿业宏操作系统让设备“说普通话”
华为与中国国家能源集团联合创新并成功应用了挖矿操作系统和生产设备。 积极参与各领域相关能源技术标准制定,实现统一标准化,让设备“讲共同语言”。 经过全矿部署和试验验证,已在国能神东乌兰木伦矿得到应用。 华为还与陕煤集团、中煤集团、山能集团、金控集团、中煤科技等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探索新的应用场景。
▍2. 产业承载网开启地下“千里眼”
通过5G和Wi-Fi 6技术,构建满足煤矿井下生产场景需求的工业承载网络,并实时回传数据,保障智能创新应用的开发和使用。 华为与煤炭科学研究院、云鼎科技、上海善源等公司合作开发本质安全箱,更安全、更便捷。 煤矿现场实时视频通过5G网络传回矿井,应用人工智能视频拼接算法,保证视频画面清晰。 目前,该应用已在超过280个煤矿部署,基于5G+AI的煤矿智能化应用还将持续增加。
▍3. 露天矿无人驾驶为矿用卡车注入“灵魂”
华为为矿山提供“车-网-云”全栈自研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实现安保人员下车正常作业,整体效率接近载人驾驶。 在西北某矿山为期一个月的试运行中,达到了预期效果; 每天作业时间可达22小时,全程无安全员连续生产。 现阶段无人矿车整体效率可以达到人工驾驶效率的90%以上。
▍4. 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唤醒矿山“大脑”
刘伟指出,人工智能在煤炭行业的应用需要大量的算力资源。 为了优化和节省资源,我们提出了两级构建结构。 算力中心用于算法开发与训练、煤矿现场分析等。 2021年,华为支持金控集团建设全国煤炭行业首个算力中心并投入使用。 适配金控集团300+煤矿场景,涵盖采矿、挖掘、机械、运输、运输等主营业务开发和训练AI算法,并在不同矿山进行验证。
▍5. 盘古矿大模型为矿山赋能“大智慧”
华为与山东能源引入盘古矿大模型,将AI应用开发周期从“月”缩短至“天”,实现AI“产业化”发展。 比如,在主要交通环节,通过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实现了各种场景的智能监控; 洗选场景,通过密集控制算法,有效提高精煤产量; 通过转载点视频电子围栏,有效提高了井下生产安全。 随着基于盘古矿的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更多的智能化应用将会涌现。
▍6. 华为矿山AI大模型大赛“集体头脑风暴”共建智慧矿山
面对人才稀缺的问题,华为联合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功举办首届矿山人工智能大赛,利用大型矿山模型,发挥“产学研用”的智慧, “众筹”开发智能应用。 未来,大赛将持续推进,邀请更多人参与其中,解决矿业企业最紧迫的现实场景问题。
多年来,华为煤矿军团采取“平台+人工智能+生态”战略,持续投入创新,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和科研院所,赋能矿山客户,让智慧矿山建设稳步推进深远。 刘伟在致辞中表示,华为煤矿总队希望利用5G+AI、矿业鸿智联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开放协作的智慧矿山,帮助煤矿实现“安全、少人多、效率高”。 早日实现“穿西装打领带”采煤的梦想。